動畫趕上漫畫的進度,是幾乎不可避免的事情。
《圣斗士星矢》在動畫化后,就因為這個問題,原創了不少情節,但依然還是存在極大的脫節。
為了給車田正美留出較大的創作空間,動畫方大筆一揮:原創劇情算什麼,我們干脆原創一個新篇章得了!
《圣斗士星矢:北歐篇》就此誕生。
本文在「和風動漫」首發,請勿轉載
在我看來,北歐篇是個很有個性的篇章,是原創劇情中的難得成功之作。
北歐篇的故事,靈感可能是源自《圣斗士星矢》番外篇《冰之國的娜塔莎》。
《冰之國的娜塔莎》是車田原創的番外篇,收錄在「黃道篇」與「海皇篇」之間,講述冰河與極寒之地「冰戰士」發生的故事。
在圣斗士的設定集中,「冰戰士」被描述為曾經也是圣斗士,因為要看守被封印的波塞冬,所以在極寒之地建立了國家,并逐漸脫離了圣斗士。
北歐篇結合《冰之國的娜塔莎》,以及1988年3月上映的圣斗士第二部劇場版《神與神的激戰》后,以冰河為線索,引出了圣斗士與北歐神斗士之間的激斗故事。
雖是北歐篇只是作為原作中「黃道篇」與「海皇篇」的緩沖,但依舊完整。
神斗士雖然作為反派,但都有各自的戰斗信仰,即使有善有惡,也能夠邏輯自洽。
反觀原作中出現的許多角色,仿佛是為了戰斗而戰斗,一些戲份較少的圣斗士,則徹底淪為推動劇情「工具人」。
像開陽星的斯多和巴多倆兄弟,他們在劇中與一輝和瞬這對兄弟有一場宿命之戰。
與兄友弟恭的一輝和瞬不同,斯多和巴多互為表里。兄長巴多無法成為真正的神斗士,只能充當影子,他對弟弟的感情非常復雜。
這種情感在戰斗中終于爆發,也在戰斗之后讓巴多得到了釋懷。
搖光星米伊美 本性雖不喜戰斗,卻被養父強迫進行嚴格的修煉,而后又得知養父是殺死自己雙親的人,陷入深深的矛盾與糾結之中。
通過一輝的鳳凰幻魔拳,他明白了養父對自己的愛和嚴苛的理由,終于正視自己的情感,得以發揮出真正的實力。
天權星 阿魯貝利西的家族,世世代代侍奉北歐之神奧丁。他與其他神斗士不同,主要以頭腦進行戰斗,故而被稱之為「仙宮第一智者」。
可惜智慧的外表之下,卻隱藏著一顆骯臟的內心。
他盤算著除掉 奧丁在人間代言人希路達,奪取權利的最高位。
正是這些支持戰斗的理由,讓這些神斗士與觀眾產生了共鳴。他們不再是作為「敵人」出現,而是被各自立場所驅動著戰斗。
北歐篇還讓許多觀眾了解到「北歐神話」,如今很多朋友一聽說奧丁、諸神黃昏,一下子聯想到的反而是這些神斗士們。
除此之外,斯多和巴多還將「開陽雙星」的天文知識進行了普及;看動畫的孩子,對夜空中的北斗七星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。
不過,北歐篇自然也有一些缺點。
比如為了強行與「海皇篇」接軌,導致仙宮之亂是海皇策劃的橋段有點不符合邏輯。
憑空出現的一個篇章,也過度消費了黃金圣斗士。金牛座阿魯迪巴算上冥王篇,被打倒了三次;已經去世的修羅在 仙宮和亞特蘭蒂斯屢屢授予紫龍「圣劍」等等。
瑕不掩瑜,北歐篇故事完整,人物塑造精良,雖然一些劇情略顯生硬,卻依然是一部很好的原創作品。
可惜的是,漫畫在「海皇篇」連載結束后,就因為人氣不佳,瀕臨被腰斬的風險。雖然「冥王篇」中車田正美鋪設了一個很大的舞台,但依然無法逆轉人氣的頹勢。
最終,動畫版停留到「海皇篇」。直到很多年之后,在多方的努力之下,《圣斗士星矢:冥王篇》的動畫版才走進大家的視野。
這部舊日經典又走入大家的視野。
有趣的是,制作者們也未曾忘記過這部原創的北歐篇。
2015年4月,《圣斗士星矢》連載三十周年紀念作《黃金魂》登上熒幕,背景依然被放在了北歐。
不過,這卻是另外一個故事了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